摘要:在我國,養老金的構成體系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通常稱為“三大支柱”。
每個人都會變老,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老有所依”。這需要我們“早作謀劃”。
就目前來說,
第一支柱是由政府主導并負責管理的基本養老保障,覆蓋面較廣,也就是我們社保中繳納的養老金;
第二支柱是由政府倡導、由企業自主發展的企業或職業年金;
第三支柱由個人建立的私人退休賬戶,也就是個人商業養老保險。
我們分別來一一介紹一下。
第一支柱:國家幫你養老
現如今多為獨生子女,勞動人口相比退休人員來說數量在下降。需要領取養老金的退休人員越來越多,繳納養老金的勞動力越來越少,造成了替代率不斷下降。
結果就是,退休金越來越難以讓我們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準。
圖片來源:攝圖網
第二支柱:雇主幫你養老
也就是單位幫你交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等,一般是政府給予稅收優惠,企業和個人共同繳費。目前我國只有極少數雇主建立了這個制度。
如果你所在的單位還有企業年金,那么,恭喜你,至少進入了一個較有財力的實在公司。從行業上看,企業年金覆蓋的行業分布不均,建立企業年金制度的企業大多為能源、電力、鐵路、交通、煙草、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大約3/4為國有企業,民企占比很小。
第三支柱:自己給自己養老
個人**的養老金,政府給予稅收優惠,個人自愿參加。
三大支柱中,第一支柱是基礎保障,第二、第三支柱是用于進一步提升生活品質。
相信大家不難想象,我國目前的現狀肯定是第一支柱“一家獨大”;而隨著人口老齡化,第一支柱也面臨著替代率不斷下降的趨勢,意味著退休金越來越難以滿足養老生活的需求。
那應該怎么辦呢?
多措并舉才是王道。社保肯定是要入的,這不用多說,去一家好的公司上班相信也是大多數人的夢想,尤其是待遇好的國企,這樣不用多說。
小諾較想大家重視的是第三支柱。現在市場上有不少的養老理財產品,在自己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早早為自己準備一份具有一定**空間的養老金,才是后期老有所依的切實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