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嘔血?黑便?你可能是消化道出血,那你知道導致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嗎?接下來就請和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會發現黑便、劇烈嘔吐后出現嘔血等現象,這些都是在提醒我們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首先,消化道出血分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腸懸韌帶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腸、上段空腸以及胰管和膽管的出血,十二指腸懸韌帶以下的腸道出血統稱為下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統的常見癥狀,且消化道出血起病較急,發展迅速,易引起失血性休克、肝性腦病、腎功能不全、貧血等,且出血量小時不易發現,短時間內患者很可能出現大量出血,若不及時治療,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知道了危害,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出血的原因,進行積極治療,避免原發病帶來更多的危害。那么,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呢?
消化道潰瘍
主要是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很容易并發潰瘍侵及到胃壁黏膜的血管,而繼發出血。病人有明顯的腹痛、惡心、嘔吐以及低血壓的表現,而且潰瘍的位置十分重要,如果是在血管分布較密的地方,就很容易引起大出血,造成更大的損傷。因此出現消化道潰瘍萬萬不可馬虎,一定要確定好潰瘍的位置,對癥下藥。
圖片來源:攝圖網
膽道系統疾病
常見的是膽道結石繼發的梗阻或者感染,出現明顯的黃疸、腹痛以及出血。
胃癌
胃癌除了本身的病癥以外,也有可能引起其他疾病,比如消化道出血。是因為癌細胞的存在侵蝕血管,促使血管的表面出現糜爛或者潰瘍,從而導致消化道出血。尤其是年紀較大的患病人群,更容易引發消化道出血等病癥。
機械損傷性出血
一些尖銳硬物,如魚刺、硬棗核等,都有可能劃破我們的食道造成出血,但一般情況下出血量很少,不必擔心;消化道出血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有可能是寒冷所致,尤其是上消化道,一旦被寒氣刺激,那么內部的血管就會強烈地收縮,那么血液循環通暢程度就會有所降低,從而使得血管出現破裂的情況,演變成消化道出血。
其他原因
肛管疾病、結腸疾病、小腸疾病、肝硬化、血管疾病、門靜脈高壓、出現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或者一次性大量飲酒等也會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后除了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也要多注意休息,少吃生冷硬物,及時補充有效循環血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