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騙保事件層出不窮,欺詐手段多樣,已經引起了國家的重視。我們需要了解哪些行為屬于騙保,向違法行為說“不”。
以前媒體報道的騙保行為大部分都發生在大城市、大醫院,近年來,這種違法行為竟然已經蔓延到了鄉村。違法分子越來越猖獗,違法行為越來越普遍。
不過國家現在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嚴厲打擊騙保行為,維護老百姓的合法權益。小諾現在就帶您看看哪些行為屬于騙保,以防踩坑。
一、定點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
1、虛構醫藥服務,偽造醫療文書和票據,騙取醫療保障基金的;
2、為參保人員提供虛假發票的;
3、將應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記入醫療保障基金支付范圍的;
4、為不屬于醫療保障范圍的人員辦理醫療保障待遇的;
5、為非定點醫藥機構提供刷卡結算服務的;
6、違反醫療保障身份憑證實名制管理要求,為冒名就醫或住院提供服務,騙取醫保基金的;
7、串換藥品、耗材、物品、診療項目等騙取醫療保障基金支出的;
8、定點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其他欺詐騙保行為。
圖片來源:攝圖網
二、定點零售藥店及其工作人員的欺詐騙保行為
1、盜刷醫療保障身份憑證,為參保人員套取現金或購買營養保健品、化妝品、生活用品等非醫療物品的;
2、為參保人員串換藥品、耗材、物品等騙取醫療保障基金支出的;
3、為非定點醫藥機構提供刷卡記賬服務的;
4、為參保人員虛開發票、提供虛假發票的;
5、定點零售藥店及其工作人員其他欺詐騙保行為。
三、參保人員的欺詐騙保行為
1、偽造假醫療服務票據,騙取醫療保障基金的;
2、將本人的醫療保障憑證轉借他人就醫或持他人醫療保障憑證冒名就醫的;
3、非法使用醫療保障身份憑證,套取藥品耗材等,倒買倒賣非法牟利的;涉及參保人員的其他欺詐騙保行為。
四、涉及醫療保障經辦機構工作人員的欺詐騙保行為
1、為不屬于醫療保障范圍的人員辦理醫療保障待遇手續的;
2、違反規定支付醫療保障費用的;
3、涉及經辦機構工作人員的其他欺詐騙保行為。
隨著醫保資金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不少省市都加強了醫保兩定機構的檢查,我們也應該積極參與,打擊周邊騙保行為,共同維護醫保基金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