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兒童保險保險也叫少兒保險,就是專門為少年兒童設計,用來解決其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教育、創業、婚嫁費用,以及可能面臨的疾病、傷殘、死亡等風險的保險產品。
孩子的出生,對一個家庭的而言意義非凡,誰家的孩子不是當成個寶,恨不得所有東西都配置上最好的資源。這種愛子心切的行為本質上是好的,但是小諾也要提醒各位新晉家長,很多無良保險公司會借助新晉父母對孩子的愛意忽悠給孩子買上很多大額卻沒必要的保險。今天小諾就來給大家盤一下兒童保險里常見的坑。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一、 返還型保險
返還型保險顧名思義,就是在購買此種保險后,在合同約定時間會進行返還的保險。這樣的功能戳中了很多家長的“如果買了保險之后啥事沒有,那這錢不就打水漂了”的心態,在兒童保險購買基數極大,但是到底是營是虧呢?今天小諾來給大家算個明賬。
首先,返還型的保險比起同類保險要貴上五、六倍(保障年息與保額相同),十幾年下來,就算是將多交的錢以折合利率2.5%的銀行存儲算,銀行的利息都要比保險公司返還的錢多。其次,很多返還型產品的功能并不完善,如果大家有興趣橫向對比同一公司的不同保險產品的話,就會發現它保障的疾病種類比同類保險也要少了近一半。
多花了那么多錢,卻沒有得到應得的保障,甚至最看重的返還功能也因為通貨膨脹等因素變得異常雞肋,這可以說是兒童保險的第一大坑。
二、全家桶型保險
所謂全家桶型保險,就是一種將各種各樣的功能都囊括進來的保險產品。試想一下,一個保險產品,它聲稱自己既能保障身故、意外、重疾、醫療,還能滿足兒童的儲蓄、教育要求時,它是不是就像是天上懸下來的一根大雞腿一樣?但是天下是沒有免費的午餐的,保險公司更不會讓你占到這么大的便宜,這種保險的保障范圍廣,但是保費高、保額低,能解決很多需求但是又只能在需求旁邊隔靴搔癢,完全無法起到解決問題的作用,甚至有些無良的保險公司會在全家桶型產品中綁定溢價嚴重且對兒童完全沒必要的終身壽險等,讓你癟了錢包又沒有可靠的保障。
因此小諾建議大家,還是選擇將各個險種拆開購買,保費少、保額高并且術業有專攻。
除了文中小諾講的兒童保險兩大坑外,小諾還要提醒大家,我國《保險法》明確規定不滿十歲的孩子身故賠付不超過20萬元;不滿十八歲的孩子身故賠付不超過50萬元,所以切不可抱著交的越多賠的越多的心理直接購買大額保費產品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