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30歲還一事無成,是種怎樣的體驗?
工作8年,仍在基層忙活,領著不上不下的“死工資”;
結婚5年,細水蝕沙,波瀾不驚的日常消磨了生活的激情,剩下隔三差五的口角爭吵;
孩子6歲,精心規劃打算換一套好學區房,東拼西湊錢還是不夠;
……
既沒錢,也沒了青春。
人到中年,使盡了渾身解數,到頭來還是事事無成,
光長年齡,不長本事,人生隨機跌宕。
究竟要去哪 ,才能找到人生轉機?
No.1
逃不開的中年危機
35歲,是個魔咒。
最近,很多互聯網大廠再次爆出35歲以上員工被裁員的消息,有知名公司甚至拿出了十億賠償款,為的就是裁掉35歲以上的大齡“老員工”。 一旦過了35歲,被裁員去找工作將會面臨很尷尬的境地,如果太專長了,幾十年干一件事,出去后不知道從何做起;如果做過管理,又感覺對某一行業不夠專一,有點高不成低不就的。 而且,人到中年,和很多年輕人相比精力跟不上,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肪等疾病都在這個年齡段趕上,發病率直線上升,即使每天啥也不做,也感覺提不起精神來,所以很多行業就已經把35歲以上的中年人堵在門外了。
No.2
35歲后,我們還有沒有可能逆襲呢?
既沒錢,也沒了青春。
人到中年,使盡了渾身解數,到頭來還是事事無成。
35歲后,我 們還有沒有可能逆襲呢?
或許一個數據游戲可以回答:
房間里有100個人,每人都有100元錢,他們在玩一個游戲。每輪游戲中,每個人都要拿出一元錢隨機給另一個人,最后這100個人的財富分布是怎樣的?
假設:每個人在18歲帶著100元的初始資金開始玩游戲,每天玩一次,一直玩到65歲退休。“每天拿出一元錢”可理解為基本的日常消費。以此計算,人一生要玩17000次游戲,即獲得17000次財富分配的機會。
通過數據對比后,我們發現:社會財富分布的總體形態趨于穩定,而按照我們設定的游戲與人生的對應規則,這時玩家年齡為35歲。
也就是說,35歲之前,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已經完全拉開了。以35歲為界,雖然破產以后,仍有一半概率回復到普通人的生活,但想要逆襲暴富,卻是相當困難的。 這個數據結果告訴我們,如果你在35歲時依然是一窮二白甚至負債累累,想要逆襲成為富人,已經變得極為困難。所以,賺錢要趁早,財富管理要趁早。
No.3
我們該如何面對中年危機?
不過,假如不幸在35歲后被裁員,我們可以通過如下方式“脫困”: 首先,要保持冷靜,仔細分析個人情況及面臨的危機,再重新盤點自我,一方面繼續深造學習,繼續在行業內專注,或者利用身邊的資源選擇創業,從一些相對風險較低行業做起。 其次,始終保持危機感、專業度,不斷提升自己,比如提升學歷,提升自己某方面的技能;有一技之長的人是不愁飯吃的,被淘汰,說明你的技能公司看不上,對公司幫助不大。 第三,可以適當考慮做點副業或創業。副業不是剛需,但是可以讓我們不必再失業后過于焦慮。或者,我們可以結合自己身邊的資源,選擇一些試錯成本相對較低的行業來創業,投資一個規模較小的店鋪,從零開始,只要用心努力去做,機會還是很多。 當然,最關鍵的是,我們要學會對閑錢進行管理,早規劃早準備,不必只靠一份死工資活著,而在35歲來臨之際卻擔憂失業的風險。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