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冠心病治療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冠心病患者關注并接受了冠狀動脈搭橋術,那么,冠狀動脈搭橋術到底是什么原理,為什么它能夠得到醫生和專家的青睞呢?它與心臟搭橋術有什么區別嗎?
很多人會對心臟搭橋比較熟悉,當他們聽到“冠狀動脈搭橋術”時卻一頭霧水,卻不知道“冠狀動脈搭橋術”就是“心臟搭橋”的另一個名字。而與心臟搭橋相區別的一個概念是“心臟支架”,那么,這些名詞是什么意思呢?它們有什么區別呢?
一、什么是心臟搭橋手術?
心臟搭橋手術指的是當冠狀動脈出現動脈粥樣硬化而發生狹窄或阻塞進而導致供血不足的現象時,在冠狀動脈狹窄的近端和遠端之間建立一條通道,使血液繞過狹窄的部位而到達遠端的手術。大多數情況中血管取自患者本身,如大隱靜脈、乳內動脈、胃網膜動脈、橈動脈、腹壁下動脈等,該手術是公認的治療冠心病最有效的辦法,可以改善心肌血液供應,達到緩解心絞痛癥狀、改善心的功能、提高生活質量與壽命。術后建議患者每日保證攝入適量水果和蔬菜以及蛋白質高的食物,如魚類或蛋類,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也要多吃,少碰煙酒。
圖片來源:攝圖網
二、什么是心臟支架手術
心臟支架手術又稱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使球囊導管通過血管穿刺進入變狹窄的血管,在體外對球囊加壓,使之撐開血管壁,使血管恢復暢通,該手術是用于預防冠狀動脈急性閉塞的治療。
三、心臟搭橋手術與心臟支架手術的區別
這兩者的區別處有很多,心臟搭橋手術屬于外科開胸手術,麻醉方式是全身麻醉,所以它不能用于嚴重心、腦、肺、腎功能不全者,因為這對他們的身體造成了很大的負擔。而心臟支架手術是內科微創手術,只需要局部麻醉,但是接受該手術的患者需要服用抗栓藥物,否則其他血管會出現新的狹窄問題。但是前者比后者風險更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