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醫保卡實現家庭共濟后,醫保卡個人賬戶的余額就可以給配偶、父母或者子女使用了,成功實現一人參保,全家受益。
很多居民或許都有一個疑問:自己的醫保賬戶中攢了不少錢,自己用不著或者用不完的話,可以給家人使用嗎?可以!國務院在《關于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中對個人賬戶的適用范圍作出了明確規定。
個人賬戶明確主要用于支付參保人員在醫保政策范圍內的自負費用,同時也可以支付其配偶、父母或者子女在定點醫保機構就醫、購買藥品時發生的需要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醫保卡家庭共濟。
實施醫保卡家庭共濟后,個人醫保卡中的余額就可以給配偶、父母或者子女使用了,成功實現一人參保,全家受益。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但是要注意,因為當前醫保并沒有實現全國互通,所以醫保卡的個人賬戶不能供家庭成員跨地區使用,想要實現醫保卡家庭共濟,家庭成員必須在同一個地方。比如自己在上海工作,繳納了上海的醫保,但是老家的父母并不能使用自己醫保卡的個人賬戶。
那么,怎么完成醫保卡家庭共濟呢?
首先,需要保證我們醫保卡里的個人賬戶中有余額,這是實現醫保卡家庭共濟的前提。
其次,需要將家人醫保卡和自己的醫保卡進行關聯綁定,關聯綁定后,自己醫保賬戶中的錢,就可以供家人使用了。如果家人沒有醫保卡的話,就沒有辦法進行關聯綁定,也無法使用自己醫保個人賬戶中的余額。
雖然醫保卡家庭共濟能夠給大家提供很多便利,但是要明白,醫保卡家庭共濟并不意味著家人間醫保卡和醫保待遇的共享,只有個人賬戶的余額可以實現共濟。
同時,也需要提醒大家,醫保改革還在持續推進中,醫保卡家庭共濟并沒有實現全面覆蓋,如果自己所在的城市沒有推行該項政策的話,建議大家不要隨意將自己的醫保卡外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