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險黑產”作為一種非法行為,活動十分頻繁,通過慫恿客戶進行非正常退保、退舊買新等方式來騙取利益,已經給不少消費者以及保險公司帶來了麻煩與損失。
購買保險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為了給自己一份保障,但近年來,“保險黑產”這一不法行為的出現卻給投保人、保險公司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和損失,危害到了投保人的正當權益,嚴重影響到了保險行業的營商環境。
最近最高人民檢察院就通報了一起與“保險黑產”有關的典型案例。
一伙上海的不法分子團體通過特殊渠道獲得投保人的個人信息,然后冒充保險公司的業務員來誘導投保人“退舊買新”、并將新的保單掛在他們安排的新業務員賬戶上,以此來賺取保險公司的新人津貼,在幾年時間內騙取了一千六百多萬元的獎勵津貼。
那么這些不法分子為何能夠屢屢得逞?
一方面是行動手法較為隱蔽,犯罪團伙一般會招募大量的新人加入公司,這樣能夠用來“掛單”的新人賬戶數額便會不斷增加,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加自身的隱蔽性。
圖片來源:攝圖網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保險公司的管理漏洞,前幾年在保險業粗放管理的情況下,“人海戰術”的銷售方式使得保險公司的監管存在不少問題,在團隊管理、數據保護等方面的把控較為薄弱,容易被不法分子“趁虛而入”。
雖然“保險黑產”團伙的犯罪行動十分專業縝密,但其實只要保險公司在人員管理、退保核查、信息保護、津貼發放等等環節加強監管,就能讓不法分子的算盤落空。
比如最近許多大型保險公司都在主動縮小銷售團隊的規模,以此提升銷售人員的整體素養與能力,進一步規范整治隊伍。
同時,保險雙錄政策的實施進一步保護了投保人的消費權益,檢查機關也指出要加強對投保人的私人信息管控,杜絕信息泄露這類情況的發生。
目前,保險業正在逐步向高質量發展,針對該行業在“保險黑產”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各大保險公司也在不斷地整治改善,在管控人員身份、保護顧客信息、關注退保情況各方面做出實際行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