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整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簡稱城鎮居民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簡稱新農合)兩項醫保制度而來。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國家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廣泛性、共濟性、強制性等特點,是五大社會保險中參保人數最多的一種,全國參保總人數超過10.22億。
然而,城鄉居民醫保從最初的年繳費10元/人增加到2020年的250元/人,部分參保居民對此抱怨不已,甚至不愿意繼續繳費參保。
如果你知道為什么會漲價,就不會這么想了:
1、每年國家都會根據上年度醫療保險的支出情況,按照“以支定收”的原則,研究確定下一年度城鄉居民醫保的最低籌資標準。
2、國家對城鄉居民醫保的補助標準大幅度提高。
3、是為了更好地銜接城鎮職工醫保繳費政策。
城鄉居民醫保和職工醫保以前分屬不同的部門管理,加上疾病治療專業性強,新農合啟動時還無法準確預算所有參保人員一年的醫療保險支出,因而國家只能采取低繳費起步,慢慢增加的辦法來逐步達到收支平衡。
加上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的繳費標準存在巨大差距,國家為了維護政策的統一性,也只能逐步增加城鄉居民醫保的繳費,體現出制度的公平性。
圖片來源:攝圖網
4、這是提高參保居民待遇享受標準的需要。
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啟動以后,逐步擴大了待遇享受范圍,比如腎病的透析,精神病治療的納入等;
納入報銷目錄內藥品也從最初的1000多種擴大到6000多種,并且此后和職工醫保統一了藥品目錄;還即將把高血壓、糖尿病等43種常見病納入門診報銷范圍。
待遇的提升,支出的擴大,當然需要增加人均繳費和國家補助才能維持收支平衡,醫保制度才有可持續性。今年的城鄉居民繳費的增加,一半用于大病保險,一半重點保障群眾負擔較重的多發病、慢性病。
相信大家明白了這些以后,就能理解村官們辛辛苦苦上門收費的苦心,不會一肚子牢騷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