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領是領了,但能領多少,里邊的門道就多了。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今天小諾就給大家說一說里邊的一個影響因素——繳費年限。
一、職工的繳費年限包括哪些?
職工(含固定工、勞動合同制職工)的繳費年限,包括實際繳費年限和按規定的視同繳費年限。
1、什么是實際繳費年限?
實際繳費年限是指在社保經辦機構記錄的參保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的實際繳費年限為本人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2、什么是視同繳費年限?
視同繳費年限是指參保人員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的在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前符合國家和省規定的連續工齡。
二、養老保險職工個人繳費年限對退休待遇有什么影響?
現行養老保險待遇計算辦法規定,每增加一年繳費,基礎性養老金計算比例增加一個百分點。
例如繳費15年“基礎性養老金”計算比例為15%,繳費40年計算比例為40%。因此繳費年限越長計發比例就越高。
企業或個人應該依據政策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并且盡可能延長繳費年限。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在退休之后享受到較高水平的養老金待遇。
如果企業為職工少繳或漏繳養老保險費,職工可以采取以下辦法:
1、在每年發放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對賬單時,60日內提出修改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并補齊差額;
2、繳費基數已經少繳或漏繳的,超過查詢期的,可以與企業協商解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