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們生病住院產生一系列醫療費用的時候,醫保可以給我們提供一定比例的費用報銷,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醫保報銷的時候是有分為甲類藥和乙類藥的,更不用說它們有什么區別了。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醫保甲類藥和乙類藥的區別。
社保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特別是醫保,能夠在參保人產生就診費用的時候,根據相關規定對醫療費用進行一定比例的報銷。很多人都知道,針對不同藥類還有不同的治療方式,醫保報銷的比例是不一樣的,但是具體有哪些不一樣呢?
在了解醫保報銷之前,我們要知道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時是有三個目錄的,分別是藥品、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如果參保人所產生的醫療費用屬于“三個目錄”中的內容,就可以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報銷,如果不屬于“三個目錄”,則無法得到報銷。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醫保中藥品被分為三類,分別是甲類藥、乙類藥和丙類藥,其中能夠進行醫保報銷的藥品有甲類藥和乙類藥兩種,那甲類藥和乙類藥有什么不同呢?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看。
第一,標識顏色不同。紅色標識OTC是甲類OTC,綠色標識OTC是乙類OTC。
第二,銷售途徑上不同。醫保報銷中的甲類藥只能在藥店進行銷售,而乙類藥的銷售途徑比較多,不但可以在藥店銷售,賓館、商店等商業企業在經過藥監部門的批準之后也能進行零售。
第三,報銷比例不同。使用了甲類藥品之后可以按照報銷比例100%進行報銷,而乙類藥品則需要參保人員自付一部分費用,剩下費用再按規定的比例進行報銷,乙類藥不同地方的報銷比例是不一樣的,具體可以向地方有關部門進行了解。
第四,價格水平不同。甲類藥品是國家統一制定的,能夠保證臨床治療基本需要,其價格相對于同類藥物的價格較低。而乙類藥品的價格雖是國家制定,但地方可適當進行調整,其可供臨床治療選擇,相對于同類藥品中的甲類藥品來說價格更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