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往做核酸檢測都需要捅喉嚨或者戳鼻孔,并且等待24小時,但當前中國研究團隊研究出的系統能夠通過呼氣30秒測新冠,并在5至10分鐘內能得到檢測結果。
近日,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刊物《呼吸研究雜志》的一篇論文表明,只需要在小袋子里呼氣30秒就能夠測新冠,并且5至10分鐘就能得到檢測結果。從此,檢測新冠再也不用“捅喉嚨”、“戳鼻孔”了,也不用再等待24小時了。
該項技術是由北京大學要茂盛教授團隊與北京市朝陽區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等團隊合作研發出來的,并且研發出來的新冠感染的無創呼出氣揮發性有機物組合指紋篩查系統已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
實際上,新加坡、日本、印度尼西亞等國的科研人員都曾研究開發“呼氣測新冠”技術,早在新冠疫情暴發之初,我們國家的研究團隊也開始了對此項技術的開發研究,并成為了最早取得該項成果的研究團隊。
圖片來源:攝圖網
該技術的原理是能量消耗方式的變化,新冠感染者呼出氣體的化學成分會出現不同。相比于健康受試者,新冠患者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呼出氣中丙醇水平明顯更高,并且,新冠患者呼出氣中的丙酮水平比其他呼吸系統感染患者和健康受試者明顯更低。
通過對呼出氣樣品及其背景環境空氣進行分析,研究者識別出了12種關鍵內源性VOCs(揮發性有機物)標志物,這些標志物就是篩查識別新冠感染者獨一無二的“指紋”。
相比核酸檢測,這種檢測方法不僅更加簡單,耗時也更少。研究團隊負責人介紹,目前,新冠感染的無創呼出氣篩查系統也正再計劃擴大樣本量,開展進一步優化與測試,以實現推廣應用。
之后,在存在核酸假陰性的條件下,該系統有望發揮出額外的輔助作用,在一些需要快速篩查的場所中,填補核酸檢測在時間和靈敏度方面的不足,有效降低降低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風險。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