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疫情期間,有不少詐騙分子借機行騙,本文將介紹六個守護財產安全的反詐公式。
近期,有關疫情的消息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在人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同時,有一群人動起“歪腦筋”,設下了新型詐騙陷阱。因此大家不僅要做好自身的防控工作還要守護好自己的財產安全,接下來一起來看看這六個反詐公式吧!
1.核酸異常+陌生鏈接?
不法分子冒充防疫人員打電話,稱你的核酸異常需要到指定地點采樣,并讓你點擊陌生鏈接,進行預約登記。點擊后,頁面會提示你填寫身份證、銀行卡等個人信息,結果卡上的錢都被轉走。若接到此類電話,應及時撥打相關部門官方電話核實確認。
2.新冠特效藥+要求匯款?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不法分子假冒政府部門、科研機構等,謊稱有特效藥可以治療新冠肺炎,誘導你進行轉賬購買。目前市面上還沒有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如果盲目匯款只能被騙。對于這種要求轉賬的可疑電話和短信,需要做的就是直接無視。
3.涉疫快遞+多倍賠償?
不法分子冒充物流、快遞客服打電話,稱因疫情無法發貨等,要進行多倍賠償,后又以交“解凍費”等費用為由,誘導你轉賬匯款。客服、快遞員主動聯系要退款、理賠時,要第一時間與官方客服核實,不管對方以何種理由要求轉賬,都要果斷拒絕。
4.月入過萬+墊資返還?
不法分子抓住大家隔離在家,想做兼職賺外快的心理,打出“兼職刷單、足不出戶”的刷單廣告,后再以先墊資后返還為由要求你轉賬。網絡刷單本身就是違法行為,請廣大群眾遵紀守法,警惕因蠅頭小利而被掏空錢包。
5.甜蜜愛情+投資儲蓄?
疫情期間,當你宅在家時,網絡上有人要與你開展一段“真愛”的同時還能帶你發家致富。一旦把錢財轉過去,對方立刻就銷聲匿跡。網絡交友與投資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被甜言蜜語蒙蔽了雙眼。
6.涉嫌犯罪+安全賬戶?
不法分子聲稱“你涉嫌散布防疫謠言,公安機關正在調查你。”后,會想方設法要求你將錢款打入到安全賬戶。公檢法機關不存在所謂的“安全賬戶”,也不會要求公民轉賬匯款。如果確實不能辨別真偽,請一定撥打110進行核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