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沉著應對和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堅定不移推動中國金融高質量發展”,這是我國金融事業人不斷自勉的話語。
時代發展到今天,金融風險已經是整個世界都繞不開的風險之一,如何防范則是重中之重。
8月26日,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網信辦聯合舉辦的2022年“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進萬家 爭做理性投資者 爭做金融好網民”新聞發布會上,行業內專家大佬輪番上陣,為大家獻上了一份防范金融風險的盛宴。
想要預防金融風險,大家首先得真切的了解金融,知道金融。今天小諾不給大家說枯燥的金融定義,計劃通過對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金融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提綱挈領的給大家說兩點“真正的金融”。
1、金融的宗旨或者說天職,并不是大家傳統認為的股票、基金、期貨等等諸多具體的形式,更不是賺錢的工具,它真正的意義在于服務實體經濟。
圖片來源:攝圖網
大家的誤區往往是“就金融而談金融”,或者說只談金融,把金融當成了脫實向虛、仿佛獨立于其他經濟之外的經濟體一般,其實這是片面甚至可以說錯誤的。
金融一旦脫離實體經濟,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純粹的發展金融不僅不會長久,更會造成國家的空虛、人民的兩極分化。
2、中國的一切發展都是以人民為中心來布局,金融發展同樣不會例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金融發展作為國家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報國情懷和事業心責任感是一定要放在發展首位的,再好的金融發展如果不能維護最廣大群眾根本利益,那肯定是我們的發展走錯了方向。
那么要如何確保方向正確、避免金融風險呢?
1、引導金融向小微企業、向“三農”問題、向扶貧領域傾斜。
2、采取“群專結合”的方式,通過發揮企業、社區、各類社會組織和專業監管機構合力,注重發動群眾,使群眾成為防風險的重要參與者、治亂象的生力軍。
隨著大家金融素養與法制意識的提升,讓金融服務于實體、服務于人民必將不會遙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