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一半食管癌都在中國,我們到底吃錯了什么?來聽小諾的解答。
數據顯示,2018年有57.2萬人新診斷為食管癌,同時又有50.9萬人死于食管癌。根據WHO數據,我國食管癌患病率和死亡率排在全球第五位。
但因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食管癌新發患者和死亡患者的人數卻占全球的55%左右。
到底與哪些習慣有關呢?
從數量上看,全球食管癌患者有一半都在中國,而與我們相鄰的日本、韓國等國家,食管癌發病率并不高。
1、吃太燙的食物
早在2016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在《柳葉刀·腫瘤學》雜志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飲用65℃以上的熱飲,會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
2、吃腌制的食物
這些腌制品多少都會含有硝酸鹽或亞硝酸鹽,而硝酸鹽或亞硝酸鹽攝入過多也會增加患癌幾率。
3、吸煙、喝酒
吸煙者患鱗狀食道癌的幾率比不吸煙者高5倍;酒精已被確定為鱗狀食管癌的危險因素,更加可怕的是,喝高度白酒,以及同時吸煙、酗酒,發生食管癌的幾率更高。
4、吃太過粗糙的食物
食物太硬或咀嚼不細,粗糙的食物在經過食道的時候會損傷食道的黏膜。長期保持這樣的飲食習慣,反復的“黏膜損傷-修復-再損傷-再修復”過程,就可能導致食管癌的癌前病變。
圖片來源:攝圖網
這些人要注意了:
1、來自我國食管癌高發區;
2、有上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痛、反酸、進食不適等癥狀;
3、有食管癌家族史;
4、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
5.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吸煙、重度飲酒、頭頸部或呼吸道鱗癌等。
2019年上海市抗癌協會發布的《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給出了食管癌的具體篩查建議:
1、食管癌高危人群普通內鏡檢查,每2年一次;
2、內鏡檢查病理提示輕度異型增生,每年1次內鏡檢查;
3、內鏡檢查病理提示中度異型增生,每半年1次內鏡檢查。
此處小諾還要給大家補充一個預防推薦,即選購一款健康險,如果真的罹患食管癌,可以利用其確診即賠付功能,獲得充足的醫治費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