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在雇傭員工的時候,都希望員工能夠長期在企業工作下去,那么就不可避免的考慮到職業病的風險防范。無數的事實都向我們證明了職業病的威脅,一旦出現了職業病,就會給公司帶來麻煩。
想要經營好一家公司,就離不開員工的參與。想要留住好員工,必要的福利與保障不能少。那么,企業該如何降低員工的職業病風險?職業病的危害分為哪些等級呢?
一、職業病的風險等級劃分
企業要想成功防范職業病,就要了解職業病的風險等級,這樣才能在遇到職業病的時候做出準確的判斷和采取相應措施。
職業病根據作業的風險分為四個等級:較輕的等級為低作業風險,它表示的是這個作業場所對員工的健康危害極小,所以可以繼續保持這種狀態,例如在辦公室工作這樣的職業就屬于低作業風險。
稍微嚴重一點的作業被評為一般等級,它是指處在這樣的環境下,勞動者的健康可能會有一些不良影響,一般被評為這種等級的職業有司機、在外面跑業務的人。處于這種環境下,企業應該盡量改善工作環境,以減輕勞動者受到的傷害。建議在工作的場所設置一些警告的標志或者是通知,還可以對勞動者定期進行培訓,監督他們平時佩戴好防護的用具,還要定期監測周圍環境是否超過標準。
最嚴重的的作業風險被評為重大風險作業,即在該環境下勞動者極有可能受到嚴重的健康損害,例如高處作業、動火作業等,這種作業就要求企業能夠做好安全防護措施,盡量保障勞動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職業病風險的有效管理
除了了解完作業風險等級以及解決措施后,我們還要了解職業病的風險該如何有效管理。對于企業來說,要想盡量避免職業病的產生,首先要做好員工入職時的體檢工作,排除身體不健康的員工是最能夠避免職業病的方法。在公司內,要檢查和落實員工的健康管理的一套規則,落實到給員工發放的物品,定期檢查員工健康才能夠持續地發展下去。能夠有效避免員工過度勞累的辦法有輪班制度和輪崗制度,員工沒有長期處于單一環境中,就可以盡量避免職業病的危害。還有一點,就是為員工繳納工傷保險和商業保險,這樣萬一出現職業病,企業也能夠把損失降到最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