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糧食日,是世界各國政府圍繞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舉行紀念活動的日子,其目的在于呼吁全世界重視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提高人們珍惜糧食、杜絕食物浪費的意識。
糧食無疑是世界各國人民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素,人民若是都吃不飽又何以談發展呢?然而,糧食問題至今仍困擾著一些國家或地區。有關數據顯示,2020年世界共有7.2億至8.11億人面臨饑餓,也就是說全球約十分之一的人正在面臨糧食匱乏的困境。
為呼吁全世界重視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提高人們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意識,世界各國政府將每年的10月16日命名為“世界糧食日”。然而糧食浪費現象仍然存在,或許下面這些事實能讓你更明白珍惜糧食的意義。
糧食問題比想象中的更加嚴峻
結合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發布的相關數據,我們或許可以窺見全球糧食的現狀。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世界饑餓人口中, 4.18億人生活在亞洲,2.82億人生活在非洲。與此同時,全球有4.62億人體重不達正常水平,更有超1.49億五歲以下兒童存在發育不良現象。
2020年,全球約有4540萬名五歲以下兒童面臨消瘦問題,而這些兒童大多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南亞。
此外,在全世界范圍內,約40%人口無力負擔健康膳食;約10%人口的膳食受到細菌、病毒、寄生蟲或化學物質污染。
更糟糕的是,世界上14%的糧食是在收獲、處理、儲存和運輸過程中損失的,但17%是因為消費者的浪費。有數據統計,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率為11.7%。
從小事做起,珍惜每一粒糧食
現在,我國正在為實現“谷物基本自足、口糧絕對安全”不懈努力,爭取讓人民“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機器收割技術不斷精細化,可以有效減少我國糧食損失。同時,我國也在大力開展糧食節約行動,積極促進節約減損。
當然,珍惜糧食也離不開個人的行動。人人都應該積極承擔糧食減損的責任和義務,從小事做起,珍惜糧食,杜絕浪費。
(資料來源:央視網新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