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段時間,社會廣泛熱議全民免費醫療等問題,就此,國家醫保局明確表示,基于當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實行全民免費醫療不利于可持續發展。
近段時間,實現全民免費醫療等問題得到了社會的廣泛熱議。
就此,國家醫保局明確表示,基于當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以及醫保籌資水平和基金支撐能力,個人承擔一定的醫療衛生支出責任仍然有較大的必要。從長遠來看,實行全民免費醫療不利于我國醫療保障制度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我國在建設基本醫保制度的過程中,立足于我國經濟社會的實際發展水平,充分吸收了國內外醫療保障制度的實踐經驗。
在基本醫保制度建立之前,我國的醫療保障制度以職工勞保醫療和公費醫療為主,醫療費用歸國家、企業包攬。但這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有效制約,容易導致嚴重浪費,后期制度出現了難以為繼的狀況,使得很多職工的醫療費用得不到保障。
圖片來源:攝圖網
1994年,“兩江試點”開始建立社會醫療保險制度,明確了個人責任,并提出基本醫療保障的水平和方式要適應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在此框架體系下,我國也逐步完善并建成了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
目前,我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覆蓋范圍最廣的基本醫療保障網,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6億人,參保率穩定超過95%。此外,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也切實減輕了群眾個人負擔。
實踐經驗充分表明,我國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符合現階段我國國情的醫療保障制度安排,但同時,也需要進一步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不斷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醫保局也指出,盡管印度實行了所謂的“免費醫療”政策,但實際上個人醫療費用支出占到了衛生總費用的60%以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