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成年人糖尿病患者約有1.3億,糖尿病的患病率超過10%,但是居民對糖尿病的認識有限,甚至踩中了誤區。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當前成年人糖尿病患者人數約有1.3億,糖尿病的患病率超過10%,糖尿病對人們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但是居民對于糖尿病的認識卻非常有限,甚至有很多人踩中了糖尿病的誤區。
1、血糖高就是得了糖尿病
在很多人的認知里,血糖高就是得了糖尿病,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因為健康人群的血糖值和糖尿病的血糖標準并不一樣。
圖片來源:攝圖網
根據國家衛生組織的規定,正常的空腹血糖值居于3.9-6.1mmol/L,餐后血糖小于7.8mmol/L,但診斷為糖尿病一般空腹血糖要高于7.0mmol/L,或者餐后2小時的血糖高于11.1mmol/L。
所以,血糖高不一定就是得了糖尿病,但得了糖尿病,血糖肯定會比較高。
2、少吃糖就不會得糖尿病
很多人認為得糖尿病是因為吃了太多糖,這種觀點是片面的。糖尿病的誘發與飲食、肥胖、遺傳、環境等諸多因素息息相關。糖確實會誘發糖尿病,但想要預防糖尿病,光靠少吃糖遠遠不夠。
3、有遺傳史的人一定會得糖尿病
遺傳確實是誘發糖尿病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絕對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只要做到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熱愛運動,將自身的體重維持在合理的范圍內,并定期監測自己的血糖,糖尿病還是可以預防的。
4、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
在人們通常的觀念中,水果味道非常甜,含糖量高,因此不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但實際上,果糖的升糖速度慢,升糖效果并不強,適當吃一些水果有利于降血糖。不過,每餐食用水果的量不宜超過兩百克。
5、注射胰島素會成癮
糖尿病患者注射使用胰島素通常都是病情需要,其使用劑量也是根據體內胰島情況和血糖水平決定的,一般來說,醫生都不會讓糖尿病患者終生注射胰島素,且臨床上也出現很多注射了胰島素,但后期轉為口服降糖藥的案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