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內在資本市場中,在國際市場上股票是全流通的,通過市場定價發(fā)行,所有持股者接受同一價格,而同股同權的基礎是在同一時間內同股同價。
我國的金融市場正在逐步發(fā)展,也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重視,今天小諾給大家講一講股票同股同權的含義與隱憂。
一、股權的涵義及分類
“股權”通常是指股東依據其所持有的公司股權享有相應的股東權利,股權是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對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財產權益的一種綜合性權利。
學理上而言,股權一般可分為自益權與共益權。
自益權是指股東自己單獨請求就可以實現或者可提出的,例如股份轉讓權、分取紅利的權利、有限公司新股發(fā)行優(yōu)先購買權、剩余財產分配請求權、異議股東回購請求權等。
共益權是指股東必須借助于集體(公司或者其他股東)才能實現或提出請求的,例如表決權、知情權、臨時股東會召開請求權、強制解散公司權等權利。
二、同股同權的涵義
“同股同權”在我國有三個層面:
1、相同的股權應當有相同的投票權(表決權);
2、相同的股份應當獲得相同的收益;
3、每一股份上的投票權和收益權應當是相稱相應的。
從投票權的角度而言,“同股同權”意味著“一股一權”“一股一票”。
即在股東大會會議的表決中,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決權。即在“同股同權”下,股東之間若持有的公司股份是相同的,則持有的表決權也是相同,相同數量的股份之間持有的表決權數量亦是一樣的。
因此,“同股同權”的公司治理中,股東持有的股份數量的多少直接決定了該股東在公司的控制權地位,往往大股東才可能是公司的控制者。
從絕對控制的角度而言,創(chuàng)始人若想對公司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則創(chuàng)始股東持有的公司股權的數量不得低于67%。
從相對控制的角度而言,創(chuàng)始人若想對公司擁有相應的控制權,則創(chuàng)始股東持有的公司股權的數量不得低于51%。
然而,所有創(chuàng)始人都清楚的知道,伴隨著多輪融資,創(chuàng)始人手里的股權將會被大幅稀釋。一旦創(chuàng)始人持有的股份少于三分之一,則創(chuàng)始人很有可能會面臨控制權旁落的風險。
而最悲慘的莫過于,成為小股東的創(chuàng)始人,有一天可能會揮淚告別辛苦打拼的企業(yè)。而“同股不同權”的股權設計,似乎讓創(chuàng)始股東看到了一線曙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