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醫保能夠對參保人的患病治療提供一定的保障,但是不同人在不同情況下報銷的比例是不相同的,這些會受到醫保參保種類、醫療機構級別等因素的影響。
同樣是就醫治療,為什么有的人報銷得多,有的人報銷得少?哪些情況會影響參保人的報銷比例呢?
1、參保人的身份不同,所參保的基本醫療保險的種類不同
由于參保人的社會身份不同,其所能參保的基本醫療保險種類是不同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主要參保人員為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等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員工。
按照不同地方的醫保政策,城鎮個體經濟組織業主及其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也可以進行投保。
圖片來源:攝圖網
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整合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兩種制度后,統一建立的,其主要參保人員為除了能夠參保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之外的人,比如沒有工作的城鎮老年居民、低保對象、學生兒童、其他非從業人員以及有農村戶口的居民。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所需要繳納的參保費用是不同的,因此其報銷的比例也不同。
一般情況下,參保城鎮職工醫保的報銷比例會比參保城鄉居民醫保的多,而同樣參加城鎮職工醫保,退休職工的報銷比例則通常會大于在職職工。
2、所就醫的醫療機構的級別
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有一級、二級、三級的區分,一級定點醫療機構的級別比較低,三級的級別比較高,而參保人就醫時所選擇的醫療機構的級別也會影響參保人的報銷比例。正常情況下,級別較低的定點醫療機構的報銷比例會高于級別較高的定點醫療機構。
這里要注意,在報銷時,定點醫療機構只有級別高低的差別,沒有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的區別。
3、不同地方的醫保政策不同
報銷比例還與醫保政策有關。因為不同地方的經濟基礎不一樣,所以并沒有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醫保政策,也就是說各地的醫保政策是不同的,其具體對于起付線和報銷比例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