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十六屆社會保障國際論壇基于老齡社會加速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背景,聚焦社會保障與經濟振興的問題進行討論。
近日,第十六屆社會保障國際論壇以視頻方式舉行,論壇主題為“超老齡社會的社會保障與經濟振興——從新冠疫情復興”。本次論壇除了主題報告,還分別舉辦了收入保障、醫療與公共衛生、社會服務、勞動與就業四個分論壇。
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生活、學習等都造成了巨大、持續的影響,這次論壇基于老齡社會加速的時代大背景,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給社會帶來的實際影響,并聚焦社會保障與經濟振興等問題,探討未來社會保障的發展路徑。
1、收入保障分論壇
為了更好地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給企業帶來的負擔,國家推出了社保繳費減免政策,這勢必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積累產生影響。因此,需要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加大外部籌資,不斷充實社保基金。
圖片來源:攝圖網
收入保障是社會保障體系中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素復雜且技術性較強,伴隨經濟社會的變化又會涌現出許多新問題。未來,在加強基礎理論研究與分析的同時,也應當結合社會發展的實際不斷改進。
2、醫療與公共衛生分論壇
在過去幾十年中,中國的醫療與公共衛生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過程,在疫情防控中,中國也積累了有效的經驗,包括全方位配合、強化預防、群防群治、科技支撐與信息保障。在未來,醫療保障要進一步實現“從有到優”,更加注重公平和可持續。
3、社會服務分論壇
圍繞養老、兒童、長期護理保險等內容,相關專家做了相應的報告。養老是中國的重大民生事項,雖然當前采取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但建立完善的基本養老服務制度體系勢必任重道遠。發展兒童福利服務、滿足兒童需求也需要不斷深化政社合作。
4、勞動與就業分論壇
毫無疑問,疫情對于社會就業具有較大的不利影響,但縱觀2020年我國的就業局勢,總體仍然呈現穩中向好的態勢,這得益于政府對于就業的重視。但非正規就業與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仍然是一項長期的議題,需要努力改善這部分群體的狀況。
上一篇
下一篇